公告栏

 

练习太极拳,求的是心静,感受的是生活,体悟的是人生……

 

太极拳经典论

《王宗岳》

太极者,无极而生,动静之机,阴阳之母也。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。无过不及,随曲就伸。人刚我柔谓之“走”,我顺人背谓之“粘”。动急则急应,动缓则缓随。虽变化万端,而理唯一贯。由着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。然非用力之久,不能豁然贯通焉!      

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,不偏不倚,忽隐忽现。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。仰之则弥高,俯之则弥深。进之则愈长,退之则愈促。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。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。英雄所向无敌,盖皆由此而及也!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斯技旁门甚多,虽势有区别,概不外壮欺弱,慢让快耳!有力打无力,手慢让手快,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关学力而有为也!察‘四两拨千斤’之句,显非力胜;观耄耋能御众之形,快何能为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立如平准,活似车轮。偏沉则随,双重则滯。每见数年纯功,不能运化者,率皆自为人制,双重之病未悟耳!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欲避此病,须知阴阳:粘即是走,走即是粘;阴不离阳,阳不离阴;阴阳相济,方为懂劲。懂劲后愈练愈精,默识揣摩,渐至从心所欲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本是“舍己从人”,多误“舍近求远”。所谓“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,学者不可不详辩焉!是为论。  

 

十三势行功心解

王宗岳

以心行气,务令沉着,乃能收敛入骨。

以气运身,务令顺遂,乃能便利从心。

精神提得起,则无迟重之虑,所谓头顶悬也。

意气换得灵,乃有圆活之妙,所谓变转虚实也。

发劲须沉着松净,专主一方。

立身须中正安舒,撑支八面。

行气如九曲珠, 无微不到。

运劲如百炼钢,何坚不摧。

形如博兔之鹘,神如捕鼠之猫。静如山岳,动如江河。

蓄劲如张弓,发劲如放箭。曲中求直,蓄而后发。力由脊发,步随身换。

收即是放,放即是收,断而复连。往复须有摺叠,进退须有转换。

先有心,后有身。腹松静气敛入骨。神舒体静,刻刻在心。切记一动无有不动,一静无有不静。

 

 

尾闾中正先求对,提顶吊裆必合之。含胸拔背紧相联,松肩沉肘静中求。

裹裆护臀认得清,阴阳虚实需分明。气沉丹田固下盘,腾挪闪战剑离弦。

 

松沉为本自然妙,调整身法周身松。路熟练姿势正,太极功夫自上身。

          

拳走低势以固根,轻沉兼备以持衡。顺逆缠丝以舒轻,丹田内转以练精。

周天开合以练气,意念调控以练神。对拉拔长以壮骨,拳势繁难以健脑。

松活弹抖以化瘀,流汗不喘以延年。  

  

陈氏太极拳入门说要 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太极铭言:

(一)心神虚静贯始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艺高为师,德高为范。

(二)中正不偏一气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陈氏太极拳妙在缠丝中,若得其间巧,勤学苦功恒

(三)以意行气心为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太极真功凭苦练,技击奥妙靠思辨,

(四)松沉入手求柔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圆转缠丝求活变,内气行通用丹田。

(五)内外合一上下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世传陈氏太极功,刚柔兼备妙无穷,

(六)虚实转换全在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圆转自如莫丢顶,巧妙全在一圈中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七)一松一紧济刚柔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书当静观方有味,太极勤奋自延年。

(八) 浑身全是缠丝圈

(九)胸腹折叠运开合

(十)阴阳相济是根本

视频推荐
    你的专属女友

   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0-85533243举报邮箱:56kf#sohu-inc.com (使用时将#号改为@)

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(粤)-非经营性-2023-0390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第735号粤网文〔2022〕1253-102号营业性演出许可证

   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140号

  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
  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