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 水 张 氏 源 流
广东(张君政)—新会(张喾)—豪山(张仲羽)—富美(张仲礼)—塘河(张光辉)
一.
1.轩辕皇帝(公元前2717年—公元前2599年):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,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,五帝之首,被尊为中华“人文初祖”。少典之子,本姓公孙,后改姬姓。居轩辕之丘,号轩辕氏。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。皇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。
2.一世张挥:黄帝长子少昊青阳氏之子,即黄帝嫡孙;一说黄帝第三妃生挥,行居第五。公字玉爵,号天禄。仰观天星,始制弓矢,黄帝赐挥姓张,于青阳(今河北清河)。张挥公逝于帝丘(今河南濮阳县),因此说中华张姓始祖为挥公。
3.张氏四世张伊源,居山西太原,生四个儿子,四子名突美,精通金木之术,即八仙中的张果老是也。
二.
1.张君政:入粤始祖。张君政之父张守礼,原籍河北范阳方城人,任县令,辞官随子南下。张君政于唐朝贞观年间(627年)任韶州(今韶关)别驾(相当于副市长),定居于始兴县。张君政为入粤张氏始祖。
2.张九龄(678—740年):生于韶关曲江县,字子寿,号曲江,谥号文献,二十七世祖。唐朝玄宗开元年间任丞相,政治家、诗人。为张君政曾孙。墓地在韶关武江区罗源洞山。
3.张喾:字惟原,廷泽之子,幼年丧父母,十三岁随弃官南下的二叔廷范于后梁元年(907年),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古冈州(新会城)金紫厢街韩屋桥(今中医院)。晋封侯爵,喾生三子:荣、华、昌。喾祖生于唐乾符三年,终于宋建隆二年,享年86岁。喾祖为新会张氏始祖。葬于圭峰山绿护屏虾山。明崇祯二年,子孙创建喾祖祠二座于新会城宣化坊(今葵苑宾馆、金田酒店)。(喾的读音:谷)
4.后汉的947年,张荣留会城,张华迁开平县龙胜张桥乡(旧属新兴),张昌迁开平沙冈乡。
5.张纯:荣祖之孙(即新会张氏四世),于北宋1050年前后,由会城迁居双水豪山村,其后有人迁居棠下、江门、番禺等地,也有人复居豪山。
6.张富:字守道(新会张氏十一世),任福建宣威使,后回居豪山,抚养两曾孙:仲羽、仲礼(为堂兄弟)。
7.张仲羽:名翀(十四世),元朝封冠带大夫,寿103岁,被尊为豪山村始祖。
8.张仲礼:名讳廉,南宋末年封处士,约1294年(元朝早期)由豪山迁居双水沙富村(今富美),为沙富村张氏始祖。葬于富美五指尖山侧的“风吹罗带”。
9.沙富的四世:有光明、光耀、光辉、光荣等等。
10.张光辉:号觉轩,在明朝初年,迁居双水塘河霁岭村,再扩大至塘河。光辉祖为塘河张氏始祖。光辉张公祠在塘河村的旧学校内,光辉墓在塔岭的交椅山。光辉生六子:耕隐(居塘河)、耕野(迁阳江顿拨村)、东山(居塘河)、南山(居塘河)、林堂(迁小冈六里张屋)、慎思(迁双水木江慕冈)。
11.双水东凌村张氏:张昌部分后人由开平沙冈乡迁水口后,再迁双水东凌。
双水张氏外迁:
1.本镇:水库横村、双水村白龙、邦龙水步、基背祝斗、六里张屋、木江慕冈。
2.新会:沙堆梅湾、崖西横水、崖南田边、会城濠桥、三江深吕,睦洲龙泉。
3.外地:广州市、开平水口、沙冈和张桥、棠下石头、外海滘北、荷塘小堂、礼乐南庚、番禺冈村和市桥、台山都斛和广海的山背及新村、阳江红门楼和顿拨、斗门马山、顺德龙江、中山小榄、三水横江、珠海三灶、广西柳州等。
【新会政府信息网】塘 河 名 人(部分)
1、萧嘉祐 明朝永乐六年(1407年)戊子科举人。
2、马 駉 明朝景泰四年(1453年)癸酉科举人,成化二年(1466年)丙戌科进士。任浙江庆远府知府。
3、马良敦 明朝成化年间因儿子马駉而获朝廷封赠承德郎、南京太仆寺丞。
4、柯 鸾 明朝天顺六年(1462年)壬午科举人第三名。任安徽和州学正。
5、张 举 明朝成化十六年(1479年)庚子科举人。
6、张 元 明朝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 丁酉科举人。曾任广东归善县(今惠州市)教谕,布政司照磨。后任福建寿宁县、四川广元县、贡阳县知县。
7、莫志正 历任督标、援剿营参将。清朝康熙十七年(1678年)任广东英清营参将。
8、张翼之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(1805年)甲辰科举人。
9、莫 惠 行伍出身,清代任西南千总。
10、张华安 1954年1月出生于南京,后定居广州市。是广西镇南关起义敢死队队长、同盟会会员张云田的孙子,孙中山先生副官张猛与书法家潘景晴的二儿子。张华安为中国青少年书法协会理事、广东省书法协会会员、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等。
摘自2012年版《新会名人辞典》[张福然提供]
张瑞祥先生伉俪及孙子与霁岭醒狮队合影
张展华先生与霁岭醒狮队合影
霁岭醒狮队到豪山村拜祖留影